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证照分离改革是什么)
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证照分离改革是什么)
“照”是指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证”是指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件,“证”和 “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营业执照功能为依法登记企业身份,许可证件功能为依法赋予企业经营资格。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无需取得许可的经营活动。对于需要许可的经营活动,光拿到“照 ”还不够,还需要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许可证件方可从事经营活动。“证照分离”改革就是针对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许可事项,将赋予经营资格的“证 ”与登记企业身份的 “照”分离开来,持续减少“证”、简化办“证”手续,便利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更加迅速的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
一、“证照分离”改革是什么意思?
“证照分离”改革首先是指“照”和“证”的分离,实现市场准入领域的“先照后证”,现在的重点是推动“照后减证”、破解“准入不准营”顽疾,本质是涉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2018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决定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明确11月10日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分类改革。
三、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改革方式有哪些?
改革的方式有四种,分别是: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审批的有2项,审批改为备案的有1项,实行告知承诺的有19项,优化准入服务的为剩余84项。
四、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措施如何落实?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要求,由各省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并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待省一级改革方案发布后,各地市遵照执行或以高于省一级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各地市的实施细则。
五、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有什么意义?
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改革审批方式,精简涉企证照,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证照分离”改革?
“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所谓“照”,指的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证”,指的是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证照分离”改革就是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把原来除发照外的审批,能减的减掉,不能减的也尽量变为备案或更简便的方式或进一步优化服务。
原先要开办一家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后,实现市场准入领域的“先照后证”,也就是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需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