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三大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公式)
财务最主要的就是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期间数,它们虽然是独立的,但是三者之间环环相扣,又是紧密结合的。三张报表紧密结合,表与表之间自然有很多勾稽关系,今天数豆子就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三张报表有哪些隐藏的勾稽关系。
01、什么是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勾稽关系是指会计帐簿和报表中有关指标、数字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可据以进行相互查考、核对的关系。
类型
1、平衡勾稽关系
资金平衡表分左右两方,一方反映资金占用,另一方反映资金来源,两方必须保持平衡。
2、对应勾稽关系
根据复式记帐法对每项经济业务用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关联的帐户中登记,表明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以及相互对应关系固定不变。
3、和差勾稽关系
报表中的有些勾稽关系表现为一个指标等于其他几个指标的和或者差。
4、积商勾稽关系
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表现为一个项目等于其他几个项目的积或商。
5、动静勾稽关系
专用基金及专用拨款表等为“动态表”而资金平衡表为“静态表”。“静态表”与“动态表”所反映的某些指标具有一致性,由此在报表中形成勾稽关系。
6、补充勾稽关系
报表中反映的某些指标,为了解它的明细核算资料和计算依据,另设项目或表式加以补充说明。
所谓基于报表勾稽关系的财务报表分析是指,分析者以财务报表中各个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作为主要分析工具,通过考察报表中某项目的金额及相关项目的金额,来分析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账务处理思路以及报表数字背后的交易或事项,并从报表及其附注中来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假设,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做出判断。
▶ 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过这三张财务表,小编带大家再来简单复习下:
三大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就是定期给你的公司“拍照片”,记录下公司在月底、年底的各种数据,检查下公司经营状况管是否正常。
利润表是在不同时间段给你的公司“录像”,反映企业在某个阶段的经营成果,是亏损还是盈利?
现金流量表就是也是期间报表的“录像”,告诉我们现金来源、应用以及增减变动情况。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这三张报表分别比喻成公司的“家底”、“面子”、“日子”。
想知道公司现在兜里有没有钱就看“家底”——资产负债表;公司是否值钱、值得投资,就看你的“面子”能否过去,就要看利润表;企业的“日子”能否继续过下去就看现金流量表。
02、隐藏的勾稽关系一:会计恒等式的演变
资产负债表有一个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那么如何引入利润表呢?
我们都知道利润表的最终结果就是净利润,那么这个净利润的去向就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了。
所以我们又得到了另一个会计恒等式: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净利润-本年度实际分红
这个公式的最大作用就是解释了财务造假的基本原理。
如果上市公司虚增利润,那么体现在恒等式里,要么是虚减负债,要么是虚增资产,由于虚减负债比较困难,因此虚增资产是财务造假最常见的手段。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等都可以是虚增的对象。
03、隐藏的勾稽关系二:货币资金与利息收入
上市公司货币资金被占用成了如今A股非常普遍的问题,那么如何识别呢,这里就需要使用一个隐藏的勾稽关系了:
利润表的利息收入=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平均余额*货币资金收益率
通过公式恒等变换:
货币资金收益率=利息收入/货币资金平均余额
这个收益率如果过低,且没有合理解释的话,那么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大概率被占用了。
04、隐藏的勾稽关系三:货币资金与现金流量表
如果单纯的看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一个常见的勾稽关系是现金流量表的最终结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年初数之差相等。
同时“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就分别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其他勾稽关系举例
1、
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 年初数。
2、
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 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相等。
3、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
4、
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 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 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 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5、
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支 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 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6、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期 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现在统一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本期为职工支 付的工资和福利总额。(包含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里面)
7、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损益表中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本期损益表中 营业收入计算的各项税费)”
8、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损益表中“管 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增加额(期末数- 斯初数)(也就是计入各项费用的折旧,这部分是没有在本期支付现金的)”-费用中的工资 (已在“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反映)。
9、
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资所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初和各 项长期投资科目的变动数。
10、
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债券利息所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期末数-期初数-“应收利息”期末数-期初数。
11、
现金流量表中“处置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 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其他科目变动额(增加了计入收到的现金 流量中,减少了计入支付的现金流量中)。
除了内部数据互相要勾稽之外,其实现在的数据基本上都能做到内部匹配,我们还需要关注外部匹配。
公司的财务信息要与行业匹配,如果没有行业的数据,也要与行业内的主要公司匹配。比如某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率,比如盈利能力指标,同时还需要结合产业链分析,上下游是否完全竞争还是寡头垄断等等。
总之,掌握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的了解公司财务情况,透过数据看公司的经营状况,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管理决策